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,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,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。”他十分注意结合新时代实践,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,取精用宏,化古为今,以阐述思想,遣心寄意,“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”,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智慧与经验。
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,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学纪、知纪、明纪、守纪,英国正版365官网党委推出“品清廉诗词 树清风正气——党纪学习教育特色栏目”,通过学习先贤巨擘话廉、劝廉、崇廉的经典诗文,弘扬清廉文化,营造见贤思齐,品廉、践廉、倡廉的浓厚氛围。
“典”亮古诗文里的廉政
张伯行篇
在历史长河的悠悠回响中,中华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廉政文化,其中不乏历代先贤对清廉治国、谨行慎独的深刻洞见。张伯行是有清一代廉正刚直的名臣,为官生涯长达二十余载,因廉洁奉公而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清官”。
2014年3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:
张伯行的这篇《却赠檄文》可谓慷慨激昂、振聋发聩!他心系民生疾苦,为民排忧解难;他清正廉洁、严于律己;他遏制不正之风,致力于重建官场秩序。此文广为传诵,可谓是为政清廉的“金绳铁柜”。
01
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
一厘一毫;民之脂膏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。”古往今来,人心向背始终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决定性因素。任何微小的权力滥用或贪污行为,不仅是对个人名节的玷污,更是对人民利益的伤害。领导干部的言行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,坚守廉洁底线,永葆政治本色。
02
宽一分,民受赐不止一分
取一文,我为人不值一文
权力源于人民,用于人民。在行使权力时,领导者应该宽厚待民,每一分宽容都将带来更大的民生福祉。反之,不当得利哪怕只是一丝一毫,都会严重损害个人道德和社会价值,失去人民的信任与尊重。在运用权力服务人民和社会的过程中,正确的权力观是实现个人发展与服务人民的双赢。
03
谁云交际之常,廉耻实伤
倘非不义之财,此物何来
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性。党员干部既要真诚为人民服务,又要保持清正廉洁,坚决抵制权钱交易。在日常工作中,必须坚守原则,保持清廉,避免任何形式的不当利益交换。必须以史为鉴,不断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,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,确保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。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“照镜子”的形象表述,阐发共产党人加强自身修养、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内涵要义。“观于明镜,则疵瑕不滞于躯;听于直言,则过行不累乎身”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《仿连珠》,也以明镜为喻规谏君主施行明政。张伯行《却赠檄文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,党员干部要敢照、勤照、爱照镜子,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要多往深处、细处照,使之纤毫毕现,这样才能找出差距、修身正己、造福人民。
文章版权归英国正版365官网所属
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